污泥处置“肠梗阻”亟待打通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老城次第升级,新城新区兴起,小城镇密集上马……紧随而来,一座座污水处理厂也不断建立,处理后的污水尚有可排放之所,而处置出来的污泥却成为“烫手山芋”,其最终归宿真可用“命途多舛”来形容。
贵阳这个近些年来因大数据而声名远播的新兴之城,也正因全市人口生产生活污水的增加而在加快建设各类大小不一的污水处理厂,而很多污水处理厂也面临着污泥处置的难题。
贵阳市新庄二期污水处理厂目前每天产生约60吨左右污泥,但在环保压力之下,未来该如何处置这些污泥,已经成为一个困扰。过去,贵阳市的很多污泥都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掉,但伴随着环保的提升以及垃圾填埋场的饱和,污泥处理困扰的不仅仅是污水处理厂,也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关方。
不少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来的污泥包含大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有的暴露在临时堆积场、有的堆积在江河旁、有的靠近着居民区,随风发散着恶臭,下雨后还易造成二次污染,环境隐患突出。而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这个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环保隐患将会愈发凸显。
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对此问题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让污泥从过去单一的填埋处置兼而走上农艺运用、建材制造、焚烧消化等新的处置出路。一方面,污泥量大、处置困难,同时新的处理技术还未成熟,无法达到环保要求;另一方面,新的处置方式成本高,有的地方政府也并未真正重视。
贵州省安顺市近年来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全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主要运往市里的一家环保能源科技公司进行环保处理,但处置费用高昂。作为安顺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安顺市污水处理厂的一期二期每年产生污泥20-30吨。安顺市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表示,过去将污泥运往垃圾填埋场,几乎只需运输费用。现在每天将约两车污泥运往环保能源公司,一车约12吨,每吨的运费是30多元,而市里给的预算处置费用是每吨最低200元,虽然污水处理厂只需出每吨60元的处置费用,其余费用由政府部门想办法解决,但每年也给污水处理厂额外带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处置费用。
由此来看,污泥的处置目前正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而面对不断向前的城镇化进程,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必须打破,有关部门亟须采取有效举措,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把污泥处置的梗阻打通,为未来城市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