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浪微博微信阿里巴巴|English|русский|365bet是什么_365体育官网入口_bte365娱乐线 环保|全球站点欢迎光临 西安365bet是什么_365体育官网入口_bte365娱乐线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17782985230029-89565356

        365bet是什么_365体育官网入口_bte365娱乐线
机械官方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石油管制下的现状:缺少交易主体如何发现价格

        文章来源:固控设备 作者:LH发布日期:2014-01-27 浏览次数: 次
        导读:中国能源消费已经全面提升,在世界能源市场的位置愈益重要,但缺乏价格话语权一直为人诟病。

             中国能源消费已经全面提升,在世界能源市场的位置愈益重要,但缺乏价格话语权一直为人诟病。

          201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升高达到57.39%。一直有声音认为,在全球能源格局由供应向消费、高碳向低碳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消费能力有可能转变为定价话语权,以更加低廉的成本获得进口油气。记者采访发现,这一愿景非常好,但是目前中国在定价话语权方面的缺失,主要原因还是在国内。

          国内油气行业垄断形势严峻,参与主体有限,且上下游一体,缺乏真正的市场,没有完善的价格发现和形成基础。政府对能源领域的管制,妨碍了市场建立,以及定价的话语权。

          垄断“干掉”市场

          当然,一般总是认为纽约、东京、伦敦的商品交易所形成了石油价格,而交易所的参与者是金融巨头。但从长期来看,应该分析为什么这些交易所能获得成功,价格何以能为各国所接受。

          即使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易所,天然气消费量也世界领先,日本的进口天然气依然是全世界最贵。这说明市场在起着作用。

          中国的情况是,市场不健全,垄断愈益深入。据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回忆,1998年进行的石油体制改革,形成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以及后来成立中海油,当时就讨论过去年舆论关注的管道拆分等问题。但至今,油气市场上还是巨头把持,即使有心推动改革,面对十多年没有丝毫铺垫的局面,也无能为力。

          三大油就等于石油体制,形成一个垄断的市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只能通过与三大油合作,进入油气生产销售的某个环节,但是对整个行业没有影响。

          国内的传统油气资源都被登记在三大油名下,非常规的页岩气其中76%也被登记,与传统油气资源重叠。

          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1993年我国开始进口石油时,国内的石油产量1.3亿吨,至今过去的20年,石油产量仅从1.3亿吨增加到2亿多吨,增加的幅度不过8000万吨。

          陈卫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建交易所,推出石油期货,这个问题也绕不过,谁愿意来交易?三大油自身没有交易的需要。国外的主权基金、投资机构和石油公司,可以直接与三大油交易,没有必要通过期货市场,它们也会到成熟市场去交易。

          这反映了国内油气行业的现状,民资实际上无法进入上游获得油气资源,油气上下游机制都围绕三大油。地方民营炼厂受制于既有体制,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资源。

          “没有竞争,就没有合理的价格发现机制,就不会有吸引人的市场。”陈卫东认为,要改变的是油气工业垄断的格局,而不是从其他方面去修补。

          真正的市场还意味着,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你认为谁有价格话语权?”陈卫东反问记者,“布伦特、WTI是在市场交易中形成的价格。”

          管制筑起藩篱

          国内的能源价格机制不够完善,这影响了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过高的行政门槛,将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挡在门外。石油进口权和进口配额这两个看得见的领域,均存在过高的壁垒。

          2013年,业内对油气改革期望颇多,都预期石油进口权将逐渐放开。原油进口分开,意味着油源增多,供应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油气资源充足,放开可以用市场方式平衡供需。”陈卫东说。

          但最终只是增加了少数炼厂的进口配额,进口权没有丝毫放松,整个行业都如此。油气管制由来已久,1999年5月、20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两度发文,赋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成品油批发零售业务的垄断经营权,导致民营油企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

          2002年,成品油和原油进口的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划定,并规定逐年增长。但原国家经贸委2002年4月发布公告称,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厂加工。

          国内的炼厂主要被中石油和中石化控制,民营“地炼”分布在广东、山东等地,份额有限。这个规定延续至今,即使在海外有油源,也需要炼厂排产计划,才能进来。更多的时候,排产计划意味着定价权。

          2006年12月,商务部发布原油、成品油两个管理办法,准入门槛提高,进口权没有放松,排产要求也依然如故。

          去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审批权,进口权和配额限制也不在其中。陈卫东对记者说,市场要培育,要减少各种管制,放开进口权有利于培育市场主体,一般而言国际上资源国都是国家石油公司控制资源,消费国石油公司多,有利于供给和市场竞争。

          进口放开后,国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会反映到国内市场,价格将反映全球市场供需,而不是一个垄断价格。国内在油气管网监管,非常规油气领域也在探索市场机制,“这当然是好现象,但是还应有更多破除垄断的措施,推动油气改革。”陈卫东说。

          鼓励民资进入能源领域也是政府的方向,希望未来真正能推动能源领域的竞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唯有如此,“中国价格”才有可能。

        0